新闻网·首页| 新闻| 网视| 人文| 金融| 旅游| 专题| 活动 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 嘉善微博| 《嘉善少年》数字报

您现在的位置嘉善新闻网 >  人文 > 善文化

治国先齐家 乐善流芳远
2021年01月26日 10:19:18  嘉善新闻网

  

0126B04_001_01_s.jpg

0126B04_001_02_s.jpg

  东亭桥之东北隅有屋三椽,曰:“洁梁堂”。陈仪部几亭讲学处也。仪部家训,堂中不演剧。适有违其训者,命水涤之。梁清标因题其堂曰:“洁梁”。今已废。

  不特谈经人去杳,

  并怜无地著笙歌。

  飞来犹有当时燕,

  枉啄春泥觅旧窝。

  洁梁堂,旧址在今天的魏塘街道陈家埭南面,是明代著名的官员、学者陈龙正讲学的地方。陈龙正,字惕龙,号几亭,浙江嘉善人,于明朝崇祯甲戌科考中进士,历任中书舍人、南京国子监丞等职,著有《几亭全集》62卷。作为官员,后人称其“所论列皆国家大本大典大计”;作为学者,时人有“盛代醇儒,经世巨品”之誉。

  经世济民一直是陈龙正的理想,他生活的时代,百姓生活困苦,社会矛盾尖锐,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,一方面匡扶时弊,另一方面救济乡里。面对国家的危局,陈龙正提出了一系列主张:崇祯十一年(1638),上“养和”“好生”奏疏;崇祯十五年(1642),上理财以垦北方荒地的良策,可惜不但没有得到重用,反而遭到诋毁与弹劾,因此辞官归故里。

  当时江南地区发生了大饥荒,饿死者、逃荒者不计其数,陈龙正号召乡绅开铺施粥,捐钱捐物,救济灾民,主张“六先”,即先示谕、先请蠲、先处费、先择人、先编保甲、先查贫民。崇祯十四年(1641),陈龙正在嘉善建立了同善会馆,成为嘉善现代慈善事业的雏形。

  据说,陈龙正和同善会还与嘉善的一道名菜有关。灾荒过后,一户受到同善会帮助的人家为了表示感谢,设宴邀请陈龙正及同善会的乡绅。但是宴会桌上只有一盆盆鳝丝,这时户主拿着油锅出现了,只见他将滚烫的菜油浇到鳝丝上,一时间油爆声四起,香飘满屋。众人问,为何烧个菜要弄出这么大的响动?户主说,同善会救了他们全家,“善”“鳝”同音,他要把同善会与民为善的行为弄出响动,发扬光大。陈龙正听闻此言,拜谢户主,并为此菜取了个雅俗共赏的名字“响油鳝糊”。

  中国古代始终没有建立真正的公共教育体系,因此家庭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。陈龙正严格约束族人和子孙,留下了一部规范家族成员言行和品性的《家矩》。这篇文章言辞简练,意义却朴素深长,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,还传于后世,成为明清家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陈龙正主张确立规矩,尤其注意为家族中的后辈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。当时昆曲盛极一时,雅俗共赏,观众囊括了平民百姓到士大夫阶层,有钱人家还会蓄养家班。但陈龙正认为昆曲是靡靡之音,会消磨人的意志,因此把不与演员交往郑重地写入《家矩》,不但不能蓄养家班,也不能请伶人到家里唱戏,如果有人违规,还要用清水将演出的地方全部清洗一遍,“洁梁”一词便由此而来。

  陈龙正在《惠蒙》中说:“人自十五六以下,志识未定,记性偏清,一善言入耳,终身不忘;一邪言入耳,亦时时动念,先入为主,年少其尤。”希望长辈们一定不要在家中当着少年儿童的面谈论市井之事,更不要涉及“媟秽之谈”。

  陈龙正对家中客人的要求也很高。要求族人善于择友,慎重邀请访客到家,如果有难以谢绝的访客“开口淫秽或泛滥市井”,就要求晚辈回避,表示“凡遇此恶客,在座子弟自十五六以下,权词令之回避”。

  晚明社会动荡,陈龙正有学识、有见识,却始终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。虽然为官的经历不太顺畅,但陈龙正反哺家乡,成就了影响深远的慈善事业,因此为后人所称道。


来源 嘉善传媒报刊部     作者 全媒体记者 张霞蓉     编辑 章永红
郑重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、使用。

最嘉善微信、in嘉善APP,扫一扫!期待您的关注!
     [ 关闭窗口]
分享到:
相关新闻
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3120190032 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传媒中心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浙新办[2010]1号 浙ICP备09024527号-3 建议使用IE6.0以上浏览 视听许可证号:1105110 |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浙B2-20030198 | 广告经营许可号:330000800006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:0573-84458679 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渠道:0573-87006161